【大腸癌】第二大癌症殺手大腸癌可預防 | 腸道瘜肉演變癌潛伏期可達15年 

Posted on Categories:全部, 癌症專區, 身體檢查, 醫健百科, 醫學專區, 醫療新知
【大腸癌】第二大癌症殺手大腸癌可預防 | 腸道瘜肉演變癌潛伏期可達15年
分享

【大腸癌】第二大癌症殺手大腸癌可預防 | 腸道瘜肉演變癌潛伏期可達15年 

在香港,大腸癌是導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2022年共有2270人因大腸癌去世,佔所有癌症死亡的15.4%11。這使得大腸癌成為繼肺癌之後的第二大癌症致死原因2​。在香港,由大腸癌引起的死亡病例中,大部分大腸癌患者在診斷時的年齡為50歲及以上,且60歲及以上的年齡層在死亡病例中佔有最大的比例​3

大腸癌的潛伏期

大腸癌的潛伏期,從癌前病變(如腺瘤性息肉)發展到惡性腫瘤,一般來說大約需要10到15年 。這個過程包括從腺瘤性息肉的形成,到其逐漸演變成為惡性腫瘤的過程。

以下是大腸癌發展的基本階段:

  1. 腺瘤性息肉的形成:這是一種良性腫瘤,可能會在結腸或直腸內壁出現。
  2. 腺瘤的增長和變異: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腺瘤可能會出現細胞變異,增加癌變的風險。
  3. 癌變的發生:當腺瘤細胞變異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可能會轉變為惡性腫瘤,即大腸癌。

由於大腸癌的發展過程相對緩慢,定期進行篩查(如結腸鏡檢查, 又稱大腸鏡檢查)可以有效地檢測和去除腺瘤,從而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

定期篩查的建議通常針對50歲以上的成年人,或有大腸癌家族史及其他風險因素的人群,以及早發現和治療可能的癌前病變 。

大腸癌的先兆

大腸癌在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一些先兆:

  1. 排便習慣改變:這可能包括腹瀉、便秘或排便頻率改變​。
  2. 便血或大便顏色改變:大便中出現血液,可能是鮮紅色或暗紅色,或大便呈黑色​。
  3. 腹痛或腹部不適:持續的腹痛、絞痛或腹脹感。
  4. 大便形狀改變:大便變得更細或形狀改變​ 。
  5.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沒有進行減肥卻體重下降​。
  6. 疲倦或虛弱:持續的疲倦感或貧血症狀​ ​。
  7. 排便不盡感:排便後仍感覺排不乾淨​。

這些症狀並不一定表明患有大腸癌,但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檢查,以排除或早期發現潛在的疾病。

大腸癌的成因

大腸癌的成因是複雜多樣的,包括遺傳因素、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大腸癌的主要因素:

  1. 遺傳因素:家族史是大腸癌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家族中有大腸癌或多發性息肉病例,個體患大腸癌的風險會增加。
  2. 飲食習慣: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習慣可能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同時,飲食中缺乏新鮮蔬菜和水果也可能提高患病風險。
  3. 腸道疾病:長期患有炎症性腸病,如潰瘍性結腸炎或克隆氏症,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
  4. 生活方式:缺乏運動、肥胖、吸煙和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與大腸癌的發生有關。
  5. 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腸癌的發病率也會增加。通常,大腸癌在50歲以上的人群中更為常見。
  6. 糖尿病:研究表明,糖尿病與大腸癌的風險增加有關。
  7. 環境因素:暴露於某些環境污染物或化學物質中,例如重金屬、某些農藥和化學污染物,也可能增加大腸癌的風險。

綜合來看,大腸癌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通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體檢和遵醫囑進行篩查,可以降低患大腸癌的風險。

大腸癌的高危人士

大腸癌的高危人士包括以下幾類:

  1. 家族史:有直系親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患有大腸癌或多發性息肉病史的人,其自身患大腸癌的風險會明顯增加。
  2. 個人史:曾患有大腸癌、息肉、炎症性腸病(如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的人,其複發和再次患病的風險較普通人群更高。
  3. 年齡:大腸癌的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50歲以上的人群屬於高危人群。
  4. 不良生活方式:缺乏運動、高脂肪飲食、肥胖、吸煙和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
  5. 慢性疾病:長期患有炎症性腸病(如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其患大腸癌的風險較普通人群更高。
  6. 腸道疾病史:曾經患有腸息肉、腸腺瘤或其他腸道疾病的人,其後續患大腸癌的風險較普通人群更高。

對於這些高危人群,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查和檢查是非常重要的,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潛在的問題。

如何預防大腸癌?

預防大腸癌的關鍵在於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進行篩查。以下是一些預防大腸癌的方法:

  1. 健康飲食:攝取高纖維、低脂肪的飲食,增加蔬菜、水果、全穀類和豆類的攝入量。減少攝取紅肉和加工肉制品,限制飲酒。
  2. 保持健康體重:保持適當的體重有助於降低大腸癌的發病風險。積極進行運動,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活動。
  3. 戒煙:吸煙與大腸癌的發病風險增加有關,戒煙有助於降低這種風險。
  4. 限制酒精攝入:酗酒會增加大腸癌的發病風險,因此應限制飲酒量或避免酗酒。
  5. 定期體檢和篩查:及早發現大腸癌或腸息肉,定期進行結腸鏡檢查(大腸鏡)或其他大腸癌篩查方法(如糞便潛血檢查等)是非常重要的。
  6. 避免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如阿司匹林)可能與大腸癌的風險降低有關,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因為這些藥物可能帶來其他風險。
  7. 避免過度食用紅肉和加工肉品:紅肉和加工肉制品的過度攝入與大腸癌的發病風險增加相關,因此應適量攝入,並選擇更健康的蛋白來源。

通過採取這些預防措施,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病風險,提高生活質量,並有助於健康長壽。

結腸鏡檢查(大腸鏡檢查)的程序

結腸鏡檢查(大腸鏡檢查)是一種用於檢查結腸和直腸內部情況的醫學程序。以下是結腸鏡檢查的一般程序:

  1. 準備階段:通常在進行結腸鏡檢查前,需要進行結腸清潔。這可能包括在檢查前一天進行清液飲食,並在檢查前幾小時停止進食固體食物。醫生通常會提供具體的準備指引。
  2. 患者準備:患者需要脫掉衣服,穿上醫院提供的醫用服裝。通常會要求患者躺在側面,通常是左側,並且膝蓋彎曲。
  3. 麻醉和舒緩:在進行結腸鏡檢查之前,醫生可能會給予局部麻醉或鎮靜劑,以減輕不適和緊張感。
  4. 檢查開始:醫生會將柔軟且有彈性的結腸鏡插入直腸,並逐漸推進到結腸。同時,醫生會將氣體注入結腸,使其膨脹,以更清晰地觀察內部結構。
  5. 檢查結束:一旦結腸鏡達到結腸的盡頭,醫生會開始檢查結腸的內部,尋找任何異常的組織或腫塊。在檢查期間,醫生可能會取樣組織(瘜肉)進行病理學檢查。
  6. 後續處理:檢查結束後,醫生會從結腸中撤出結腸鏡。患者可能會在觀察室休息一段時間,直到麻醉劑的效果消失。
  7. 檢查結果:患者通常會在檢查後與醫生討論檢查結果。如果有發現異常,醫生可能會建議進一步的治療或追蹤檢查。

結腸鏡檢查是一種安全而有效的檢查方法,用於檢測結腸和直腸的疾病,並且可以幫助早期發現和治療大腸癌等疾病。

1 https://www.chp.gov.hk/en/healthtopics/content/25/51.html   https://www3.ha.org.hk/cancereg/ 

https://www.cancer.gov.hk/en/hong_kong_cancer/overview_of_cancer_statistics_in_hong_kong.htm

https://www.healthyhk.gov.hk/phisweb/en/chart_detail/57/#:~:text=URL%3A%20https%3A%2F%2Fwww.healthyhk.gov.hk%2Fphisweb%2Fen%2Fchart_detail%2F57%2F%0A,100   https://www3.ha.org.hk/cancereg/facts.html

 

本文章內容由 ShakeMed 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不代表ShakeMed 立場,ShakeMed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分享
相關文章  【中西合醫】中醫癌症輔助治療:飲食、中藥、針灸等有效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