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Covid、SARS、RSV都屬呼吸道疾病 | 如何區分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

Posted on Categories:全部, 醫學專區, 醫療新知, 預防疫苗
【呼吸道疾病】Covid、SARS都屬呼吸道疾病 | 如何區分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疾病】Covid、SARS都屬呼吸道疾病 | 如何區分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疾病是什麼?

呼吸道疾病根據感染部位的不同,通常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劃分有助於醫療專業人員確定感染的範圍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上呼吸道感染(URI)

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I)是指影響鼻腔、咽喉、鼻竇和喉部的感染。這類感染通常由病毒引起,但也可能由細菌或其他病原體引起。以下是一些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1. 普通感冒

  • 病原體:主要由鼻病毒(Rhinovirus)引起,但其他病毒如冠狀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腺病毒也可能引起。
  • 症狀:流鼻涕、喉嚨痛、打噴嚏、鼻塞、輕微咳嗽、頭痛和輕微發燒。
  • 治療: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療,以對症治療為主,如休息、補充液體、使用止痛藥和退燒藥。

2. 咽炎

  • 病原體:多數由病毒引起(如冠狀病毒、腺病毒),但也可能由細菌(如A組鏈球菌)引起。
  • 症狀:喉嚨痛、吞嚥困難、發燒、紅腫的咽喉,可能有白色或黃色的斑點。
  • 治療:病毒性咽炎以對症治療為主;細菌性咽炎(如鏈球菌性咽炎)則需要使用抗生素。

3. 鼻竇炎(鼻竇炎)

  • 病原體:由病毒、細菌或真菌引起。
  • 症狀:鼻塞、面部疼痛、頭痛、流鼻涕(可能是黃綠色)、咳嗽、喉嚨痛和嗅覺減退。
  • 治療:病毒性鼻竇炎通常自愈,細菌性鼻竇炎可能需要抗生素。使用去充血劑、鹽水噴霧和止痛藥可以緩解症狀。

4. 喉炎

  • 病原體: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由細菌或過度使用聲帶(如大聲喊叫)引起。
  • 症狀:聲音嘶啞、喉嚨痛、乾咳和聲音失常。
  • 治療:休息聲帶、保持水分和對症治療。細菌性喉炎可能需要抗生素。

5. 扁桃體炎

  • 病原體:通常由病毒(如腺病毒、埃可病毒)或細菌(如鏈球菌)引起。
  • 症狀:喉嚨痛、吞嚥困難、扁桃體腫大並有膿斑、發燒和口臭。
  • 治療:病毒性扁桃體炎以對症治療為主,細菌性扁桃體炎需要使用抗生素。

6. 感冒後咳嗽

  • 病原體: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持續咳嗽,通常在感冒症狀消退後持續數週。
  • 症狀:持續的乾咳或咳痰,特別是在夜間或早晨。
  • 治療:保持水分、使用鎮咳藥或祛痰藥。必要時就醫尋求進一步治療。

7. 百日咳(Whooping Cough)

  • 病原體:由百日咳桿菌(Bordetella pertussis)引起。
  • 症狀:持續劇烈咳嗽,咳嗽時可能發出“哮喘”聲,伴隨嘔吐、疲勞和咳痰。
  • 治療: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並且接種疫苗是預防百日咳的有效方法。

下呼吸道感染(LRI)

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LRTI)影響氣管、支氣管和肺部,是更嚴重的呼吸道感染,常見的疾病包括以下幾種:

1. 支氣管炎

急性支氣管炎

  • 病原體:主要由病毒引起,如流感病毒、冠狀病毒,有時也由細菌引起。
  • 症狀:持續咳嗽(可能伴有痰液)、胸部不適、輕微發燒和呼吸困難。
  • 治療:對症治療,包括止咳藥、祛痰藥和退燒藥。細菌感染可能需要抗生素。

慢性支氣管炎

  • 病原體:通常與長期吸煙和空氣污染有關,細菌感染可能加重病情。
  • 症狀:持續的咳嗽和大量痰液,特別是早晨加重。
  • 治療:戒煙、吸入支氣管擴張劑、抗炎藥和物理療法。

2. 肺炎

細菌性肺炎

  • 病原體:常見的包括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
  • 症狀:高燒、寒戰、咳嗽(可能帶膿痰)、胸痛、呼吸困難和疲倦。
  • 治療:抗生素、退燒藥和支持性療法。

病毒性肺炎

  • 病原體: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新冠病毒(SARS-CoV-2)。
  • 症狀: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疲倦和肌肉疼痛。
  • 治療:對症治療,包括抗病毒藥物、退燒藥和支持性療法。

真菌性肺炎

  • 病原體:常見的包括曲霉菌和隱球菌,主要影響免疫力較弱的人群。
  • 症狀:持續咳嗽、發燒、胸痛和呼吸困難。
  • 治療:抗真菌藥物。

3.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 病原體:主要由長期吸煙和空氣污染引起,急性加重期常由細菌或病毒感染觸發。
  • 症狀:慢性咳嗽、痰液增加、呼吸困難和喘息。
  • 治療: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吸入類固醇、抗生素(在急性加重期)和氧療。

4. 支氣管擴張症

  • 病原體:反復的細菌感染或慢性炎症可能導致。
  • 症狀:慢性咳嗽、大量痰液、反復肺部感染和呼吸困難。
  • 治療:抗生素、物理療法、支氣管擴張劑和手術(嚴重病例)。

5. 嚴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

  • 病原體:嚴重感染(如肺炎或敗血症)、創傷或吸入有害物質可能導致。
  • 症狀:嚴重呼吸困難、低氧血症、疲倦和意識模糊。
  • 治療:重症監護治療、機械通氣和支持性療法。

6. 肺結核

  • 病原體: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 症狀:持續咳嗽(可能帶血痰)、發燒、夜間盜汗和體重減輕。
  • 治療:長期抗結核藥物治療(通常持續6-9個月)。

7. 間質性肺病

  • 病原體:多種原因包括自體免疫性疾病、藥物反應和環境暴露。
  • 症狀:持續乾咳、呼吸困難、疲倦和體重減輕。
  • 治療:基於原因的治療,包括抗炎藥、免疫抑制劑和氧療。

如何區分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

  1. 症狀部位
    •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影響鼻腔、咽喉和喉部,症狀包括流鼻涕、喉嚨痛、鼻塞和打噴嚏。
    •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影響氣管、支氣管和肺部,症狀包括深咳、痰液、呼吸急促和胸痛。
  2. 症狀嚴重程度
    • 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通常較輕微,多數患者可以在家自我照顧和康復。
    • 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狀通常較嚴重,可能需要醫療干預,如住院治療、氧氣療法和抗生素治療。
  3. 診斷方法
    • 上呼吸道感染通常通過臨床症狀診斷,可能需要喉鏡檢查、鼻竇X光或喉部拭子檢查。
    • 下呼吸道感染可能需要胸部X光、痰液培養、肺功能測試和血液檢查來確診。
  4. 治療方法
    •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通過對症治療,如休息、補充液體和使用止痛藥、退燒藥和感冒藥。
    • 下呼吸道感染可能需要抗生素、抗病毒藥、支氣管擴張劑和吸入療法等更專業的治療。

 

呼吸道疾病如何預防?

預防呼吸道疾病包括採取多種措施來減少感染風險,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預防方法:

個人衛生

  1. 勤洗手: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20秒,特別是在進食前、上廁所後、咳嗽或打噴嚏後以及接觸公共物品後。
  2. 避免觸摸臉部:避免用未洗的手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巴,以防止病毒和細菌進入體內。

良好生活習慣

  1. 打噴嚏或咳嗽時遮掩:用紙巾或手肘遮掩口鼻,並立即將紙巾丟棄後洗手。
  2. 保持良好室內通風:確保室內空氣流通,特別是在流行季節。

接種疫苗

  1. 流感疫苗: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以減少感染和傳播流感病毒的風險。
  2. 肺炎疫苗:對於高風險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較弱者,接種肺炎疫苗可降低感染風險。
  3. RSV疫苗:對於高風險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較弱者,有效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所引起的下呼吸道疾病。

有效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所引起的下呼吸道疾病增強免疫力

  1. 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營養,包括豐富的水果和蔬菜,以增強免疫系統。
  2. 定期運動:保持規律的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抵抗力。
  3. 充足睡眠:確保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

避免接觸病原體

  1. 遠離病人:避免與有呼吸道感染症狀的人密切接觸。
  2. 避免擁擠場所:在流行季節,盡量避免進入擁擠的公共場所,特別是對於免疫力較弱的人。

使用防護設備

  1. 佩戴口罩:在流行季節或疫情期間,佩戴口罩可以減少呼吸道疾病的傳播。
  2. 使用消毒劑:經常使用酒精消毒劑清潔手部,特別是在無法使用肥皂和水的情況下。

保持環境清潔

  1. 定期清潔和消毒:經常清潔和消毒家中和工作場所常觸摸的物體和表面,如門把手、遙控器和手機。

早期就醫

  1. 出現症狀及時就醫:如果出現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如咳嗽、發燒和呼吸困難,應及時就醫,避免病情加重和傳染他人。

通過採取這些預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風險,維護個人和社會的健康。

呼吸道疾病預防疫苗種類

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疫苗有助於降低感染風險和減少疾病的嚴重程度。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呼吸道疾病預防疫苗:

1. 流感疫苗

  • 預防疾病:季節性流感(包括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 接種對象:所有6個月以上的兒童和成人,尤其是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孕婦、慢性病患者和醫護人員)。
  • 接種時間:每年秋季或流感季節開始前接種,以獲得當季的保護。

2. 肺炎球菌疫苗

  • 預防疾病:由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引起的肺炎、敗血症和腦膜炎。
  • 疫苗種類:
    • PCV13(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主要用於嬰兒、幼兒和某些高風險成人。
    • PPSV23(23價肺炎球菌多醣疫苗):主要用於65歲以上的成人和2歲以上的高風險人群。
  • 接種建議:根據年齡和健康狀況接種不同種類的疫苗。

3. 百日咳疫苗

  • 預防疾病:百日咳(由百日咳桿菌引起)。
  • 疫苗種類:通常與白喉和破傷風疫苗聯合接種(DTaP或Tdap)。
  • 接種對象:
    • DTaP:2個月至6歲的兒童。
    • Tdap:7歲以上的兒童、青少年和成人,每10年一次的加強針。
  • 接種建議:懷孕婦女在每次懷孕期間也應接種Tdap疫苗,以保護新生兒。

4. 肺結核疫苗(BCG疫苗)

  • 預防疾病:結核病(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
  • 接種對象:主要用於結核病高發地區的新生兒和幼兒。
  • 接種建議:在結核病高發地區,出生後不久接種。

5. 麻疹、腮腺炎和風疹疫苗(MMR疫苗)

  • 預防疾病:麻疹、腮腺炎和風疹。
  • 接種對象:所有兒童和未接種過疫苗的成年人。
  • 接種時間:通常在12-15個月和4-6歲時接種兩劑。

6.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

  • 預防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 疫苗種類:RSV單克隆抗體
  • 接種對象:高風險嬰兒、60歲以上長者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 – Arexvy 保肺苗

7. COVID-19疫苗

  • 預防疾病:新冠肺炎(由SARS-CoV-2引起)。
  • 接種對象:所有符合年齡要求的兒童和成人,特別是高風險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醫護人員)。
  • 接種時間:根據公共衛生建議接種初始系列和追加劑。

8. 流感嗜血桿菌疫苗(Hib疫苗)

  • 預防疾病:由流感嗜血桿菌B型引起的嚴重感染,包括細菌性肺炎和腦膜炎。
  • 接種對象:嬰兒和幼兒,未接種過疫苗的高危成年人。
  • 接種時間:通常在2、4、6個月齡和12-15個月齡時接種。

這些疫苗對預防呼吸道疾病非常有效,接種疫苗是保護自己和社區健康的重要措施。建議根據醫療專業人員的建議,按時接種疫苗。

 

本文章內容由 ShakeMed 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不代表ShakeMed 立場,ShakeMed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RSV】香港首款獲準用於較年長人士以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的疫苗 – AREXVY保肺苗

Posted on Categories:全部, 醫健百科, 醫學專區, 醫療新知, 預防疫苗
【RSV】香港首款獲準用於較年長人士以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的疫苗 - AREXVY保肺苗

【RSV】香港首款獲準用於較年長人士以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的疫苗 – AREXVY保肺苗

RSV 呼吸道合胞病毒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是一種常見且具高度傳染性的病毒,症狀一般屬輕微,但年長人士及長期病患者感染後則可能出現嚴重情況 。

AREXVY保肺苗是什麼?

AREXVY保肺苗由英國制藥公司葛蘭素史克(GSK)研發,為美國批准全球第一款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上年年尾取得香港衞生署批准應用於在60歲及以上成年人士身上,以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及相關下呼吸道感染疾病。

AREXVY保肺苗的功效?

AREXVY 保肺苗結合了 RSVPreF3 抗原和 AS01E佐劑系統,透過特有設計來誘導快速且持久的體液和細胞免疫反應,用於預防 60 歲或以上人士出現因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引致的下呼吸道疾病的疫苗。

預防RSV相關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有高達82.6%的整體有效率; 針對一些患有長期病、有較大機會因RSV而住院的成年人,其預防RSV相關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更高達94.6%。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 – Arexvy 保肺苗

AREXVY 保肺苗安全嗎?

AREXVY 保肺苗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歐洲藥品管理局及香港衛生署批准應用於在60歲及以上成年人士身上,以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及相關下呼吸道感染疾病。AREXVY 保肺苗備有良好的耐受性及可接受的安全性。

AREXVY 保肺苗可與季節性流感疫苗同時接種嗎?

可以。根據一項針對60歲以上人士的隨機研究結果顯示,AREXVY保肺苗可與季節性流感疫苗同時接種。

如何接種AREXVY 保肺苗?

AREXVY 保肺苗是一種於肌肉注射的疫苗。

AREXVY 保肺苗能否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A型及B型? 

可以。根據一項針對60歲或以上人士的隨機研究結果顯示,AREXVY保肺苗可與季節性流感疫苗同時接種。

 

 

本文章內容由 ShakeMed 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不代表ShakeMed 立場,ShakeMed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RSV) 感染的症狀通常與普通感冒相似 | 嬰幼兒及老年人為高危人士 | 嚴重可致肺炎入院甚至呼吸衰竭

Posted on Categories:全部, 身體檢查, 醫健百科, 醫學專區, 醫療新知, 預防疫苗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RSV)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RSV) 感染的症狀通常與普通感冒相似 | 嬰幼兒及老年人為高危人士 | 嚴重可致肺炎入院甚至呼吸衰竭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RSV)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感染,主要影響呼吸道。RSV是引起兒童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氣管炎和肺炎)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兩歲以下的嬰幼兒及、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慢性心肺疾病的人及免疫系統較弱的人。

RSV 症狀

RSV感染的症狀通常與普通感冒相似,可能包括:

  • 流鼻涕
  • 咳嗽
  • 喉嚨痛
  • 發燒
  • 打噴嚏
  • 鼻塞
  • 食欲不振

在嬰幼兒和老年人中,RSV可能引起更嚴重的症狀,例如:

  • 呼吸急促或困難
  • 持續的咳嗽
  • 肺部嘶嘶聲
  • 藍唇或指甲(因缺氧)

RSV 傳播途徑

RSV通過以下途徑傳播:

  • 直接接觸受感染者的分泌物(如唾液或鼻涕)
  • 接觸受污染的物體或表面後觸摸眼睛、鼻子或嘴巴
  • 吸入感染者打噴嚏或咳嗽時產生的飛沫

RSV 高危人群

某些人群更容易受到RSV的嚴重影響,包括:

  • 兩歲以下的嬰幼兒,尤其是早產兒
  • 65歲以上的老年人
  • 有慢性心肺疾病的人
  • 免疫系統較弱的人

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嚴重後果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嚴重後果可能會影響各年齡段的人,尤其是嬰幼兒、老年人和免疫力較弱的個體。以下是RSV感染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

嬰幼兒

  1. 支氣管炎:RSV是嬰幼兒支氣管炎的主要原因。支氣管炎會導致小氣道發炎和阻塞,出現喘息和呼吸困難。
  2. 肺炎:嚴重的RSV感染可能會進一步發展為肺炎,這是一種更深層的肺部感染,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3. 住院治療:嬰幼兒因RSV感染住院的比例較高,尤其是早產兒和有基礎疾病的兒童。
  4. 中耳炎:RSV感染後可能引發中耳炎,特別是對於年齡較小的兒童。

老年人

  1. 慢性病惡化:RSV感染可能加重慢性病的症狀,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心臟病。
  2. 呼吸衰竭:嚴重的RSV感染可能導致呼吸衰竭,需要住院並接受氧氣治療或使用呼吸機。
  3. 住院和死亡風險增加:老年人感染RSV後住院和死亡的風險顯著增加,尤其是那些有基礎疾病的患者。

一般人群

  1. 下呼吸道感染:RSV可以引起支氣管炎和肺炎,導致嚴重的呼吸問題。
  2. 細菌感染的風險增加:RSV感染後,細菌性肺炎和其他細菌感染的風險可能增加。
  3. 長期健康問題:反復感染RSV可能導致長期的呼吸道問題,如慢性支氣管炎。

高風險人群

  1.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更容易遭受RSV的嚴重影響,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恢復期。
  2. 心肺疾病患者:這些患者感染RSV後病情可能迅速惡化,增加住院和死亡風險。

RSV 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季節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流行季節通常在秋冬季節和早春季節,具體時間可能會因地區而有所不同。在香港和其他亞熱帶地區,RSV的流行高峰一般出現在冬季和春季的初期,約在11月至次年3月之間。

流行季節的特點

  1. 氣溫變化:隨著氣溫下降,病毒在乾燥、寒冷的空氣中更容易存活和傳播。
  2. 室內活動增加:在寒冷季節,人們更多地在室內活動,增加了病毒在人群中傳播的機會。
  3. 免疫力下降:冬季時人們的免疫系統可能因為天氣變化和日照減少而變得較弱,更容易感染病毒。

RSV 治療

RSV感染通常是自限性的,大部分患者在1-2週內自行康復。治療主要是緩解症狀,包括:

  • 保持充足的水分
  • 使用鼻腔鹽水滴劑和吸鼻器緩解鼻塞
  • 使用加濕器保持空氣濕潤
  • 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退燒藥和止咳藥

對於重症患者,特別是嬰幼兒和高危人群,可能需要住院治療以提供氧氣、靜脈補液和其他支持性治療。

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免疫預防

  1. RSV單克隆抗體:對於早產兒、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或其他高風險嬰兒,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RSV單克隆抗體(如帕利珠單抗)來預防RSV感染。
  2. 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 ,簡稱RSV疫苗(可用於預防60歲以上人士因感染RSV而引發的下呼吸道疾病。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 – Arexvy 保肺苗

個人衛生

  1. 勤洗手:經常用肥皂和水洗手,特別是在觸摸面部之前、用餐前和接觸公共物品後。
  2. 避免觸摸臉部:不要用未洗的手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巴,以防止病毒進入體內。

避免接觸

  1. 遠離病人:避免與有RSV症狀的人密切接觸。
  2. 保持距離:在流感和RSV流行季節,特別是在擁擠的公共場所,保持社交距離。

清潔與消毒

  1. 消毒常觸物品:經常清潔和消毒家中常觸摸的物體和表面,如門把手、遙控器和手機。
  2. 使用消毒劑:使用有效的消毒劑進行清潔,以殺死病毒。

良好習慣

  1. 打噴嚏或咳嗽時遮掩:用紙巾或手肘遮掩口鼻,並立即將紙巾丟棄後洗手。
  2. 保持室內通風:確保室內有良好的空氣流通,以減少病毒濃度。

高風險人群的額外措施

  1. 限制外出:嬰幼兒、老年人和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在RSV流行季節應盡量減少外出。
  2. 防止交叉感染:在醫療機構或家庭中照顧高風險人群時,遵循嚴格的感染控制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1. 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營養,以增強免疫力。
  2. 適當運動:保持規律的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抵抗力。
  3. 充足睡眠:確保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

透過以上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RSV感染的風險,特別是在RSV流行季節。

本文章內容由 ShakeMed 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不代表ShakeMed 立場,ShakeMed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肺炎鏈球菌】肺炎鏈球菌嚴重可致命|詳細講解肺炎鏈球菌的傳播途徑、感染症狀及預防疫苗的注意事項| 哪些高危人士建議接種

Posted on Categories:全部, 醫健百科, 醫學專區, 醫療新知, 預防疫苗
肺炎鏈球菌

【肺炎鏈球菌】肺炎鏈球菌嚴重可致命|詳細講解肺炎鏈球菌的傳播途徑、感染症狀及預防疫苗的注意事項| 哪些高危人士建議接種

 

甚麼是肺炎鏈球菌

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是一種革蘭氏陽性菌,形狀呈球形或橢圓形,通常成對出現。它是引起肺炎、腦膜炎、中耳炎、鼻竇炎和敗血症等嚴重感染的重要病原體。肺炎鏈球菌在嬰幼兒、老年人和免疫系統受損的人群中尤為危險。

肺炎鏈球菌的特點
  1. 多糖莢膜:肺炎鏈球菌的表面有一層多糖莢膜,這是其主要的毒力因子,可以幫助它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統。
  2. 菌型多樣性:根據莢膜多糖的不同,肺炎鏈球菌可以分為90多種不同的血清型。這些血清型的多樣性使得它難以通過單一疫苗進行全面預防。
  3. 抗生素耐藥性:肺炎鏈球菌對許多抗生素(如青黴素)已經顯示出耐藥性,這是全球公共衛生的一大挑戰。

 

感染肺炎鏈球菌會出現甚麼症狀?

感染肺炎鏈球菌會引起多種疾病,不同的感染類型會出現不同的症狀。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肺炎鏈球菌感染及其症狀:

肺炎

肺炎鏈球菌是引起細菌性肺炎的常見病原體。肺炎的症狀包括:

  • 咳嗽(可能帶有痰)
  • 發熱和寒戰
  • 胸痛(尤其在深呼吸或咳嗽時)
  • 呼吸困難或氣促
  • 疲倦和虛弱
腦膜炎

肺炎鏈球菌可以引起細菌性腦膜炎,這是一種危及生命的腦和脊髓膜炎症。腦膜炎的症狀包括:

  • 高燒
  • 劇烈頭痛
  • 頸部僵硬
  • 噁心和嘔吐
  • 光敏感(對光線敏感)
  • 意識模糊或嗜睡
  • 昏迷(嚴重情況下)
中耳炎

特別是小兒常見的中耳炎也可能由肺炎鏈球菌引起。中耳炎的症狀包括:

  • 耳痛
  • 發熱
  • 聽力下降
  • 耳朵有液體滲出
  • 煩躁不安(特別是嬰幼兒)
鼻竇炎

肺炎鏈球菌還能引起鼻竇炎,症狀包括:

  • 鼻塞
  • 膿性鼻涕(黃色或綠色)
  • 面部疼痛或壓迫感(尤其在鼻竇區域)
  • 頭痛
  • 發熱
  • 咳嗽(特別是晚上)
敗血症

敗血症是肺炎鏈球菌感染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可能危及生命。敗血症的症状包括:

  • 高燒或低體溫
  • 寒戰
  • 低血壓
  • 快速心跳
  • 呼吸急促
  • 意識模糊或嗜睡
  • 皮膚出現紅斑或斑點
其他可能的症狀

在某些情況下,肺炎鏈球菌感染可能會導致關節炎或骨髓炎,表現為關節疼痛和腫脹、骨骼疼痛等。

肺炎球菌感染是如何傳播的?

肺炎鏈球菌感染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傳播:

1. 呼吸道飛沫傳播

這是最常見的傳播方式。當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會釋放出帶有肺炎鏈球菌的飛沫,這些飛沫可以被周圍的人吸入,從而導致感染。

2. 直接接觸

與感染者的密切接觸,如接吻或擁抱,也可以導致肺炎鏈球菌的傳播。接觸感染者的唾液或鼻涕也可能成為感染途徑。

3. 間接接觸

肺炎鏈球菌可以在環境中存活一段時間,尤其是在潮濕和溫暖的環境中。因此,接觸被污染的物品(如門把手、玩具、餐具等)後,再觸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也有可能導致感染。

4. 無症狀攜帶者

有些人可能攜帶肺炎鏈球菌但不會表現出任何症狀,他們仍然可以將細菌傳播給他人。這些無症狀攜帶者在集體生活環境中,如學校、幼兒園、老人院等,特別容易成為傳播源。

甚麼人士較容易感染肺炎球菌?

個別人士較為容易感染肺炎球菌,包括幼童、長者及其他高危人士如:

  • 曾患侵入性肺炎球菌病
  • 免疫力受損,如無脾臟患者、癌病患者、愛滋病患者等
  • 長期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
  • 植入了人工耳蝸

 

受肺炎鏈球菌感染可怎麼治療
抗生素治療

抗生素是治療肺炎鏈球菌感染的主要手段。然而,由於肺炎鏈球菌對某些抗生素的耐藥性增加,選擇適當的抗生素和劑量至關重要。

 

肺炎鏈球菌感染可怎麼預防

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的措施包括疫苗接種、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其他預防性行動。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方法:

1. 疫苗接種

接種疫苗是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有兩種類型的疫苗:

  • 13價肺炎鏈球菌結合疫苗(PCV13):適用於嬰幼兒、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以及有特定醫療條件的成年人。
  • 23價肺炎鏈球菌多糖疫苗(PPSV23):適用於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2歲及以上的高風險兒童,以及有特定醫療條件的成年人。

這兩種疫苗可以提供對多種肺炎鏈球菌血清型的保護,顯著減少感染的風險。

2. 良好的衛生習慣
  • 經常洗手: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20秒鐘,尤其是在咳嗽、打噴嚏後,以及在接觸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後。
  • 避免用手觸摸面部:避免用未洗的手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 使用紙巾或肘部遮擋咳嗽和打噴嚏:這可以減少飛沫的傳播。
  • 保持良好的呼吸衛生:經常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3. 健康的生活習慣
  • 均衡飲食:保持營養均衡,增強免疫力。
  • 規律運動:增強體質,提高身體抵抗力。
  • 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證身體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有助於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
  • 戒煙和限酒:吸煙和過量飲酒會削弱免疫系統,增加感染風險。
4. 避免密切接觸
  • 遠離感染者:避免與患有呼吸道感染症狀的人密切接觸,特別是在流感季節。
  • 避免人群密集場所:在傳染病高發期間,減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5. 定期清潔和消毒
  • 清潔家居和工作環境:經常清潔和消毒經常接觸的表面,如門把手、電腦鍵盤、手機等。
  • 保持玩具和兒童用品的清潔:特別是家有小孩的家庭,應該經常清洗和消毒玩具和其他兒童用品。
6. 高風險人群的特別措施

對於免疫系統受損或患有慢性疾病的高風險人群,應特別注意防護措施,如避免與感染者接觸,並根據醫生建議接種相關疫苗。

總結來說,通過接種疫苗、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定期清潔和消毒,可以有效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

 

肺炎鏈球菌疫苗的簡介

肺炎鏈球菌疫苗是一種用來預防由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引起的感染的疫苗。這些感染可能包括肺炎、腦膜炎、敗血症以及耳部和鼻竇感染。肺炎鏈球菌是一種可以引起嚴重疾病,特別是在嬰兒、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

種類

肺炎鏈球菌疫苗有兩種類型:

  1. 肺炎鏈球菌多糖疫苗(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PPSV23)
    • 名稱:Pneumovax 23
    • 涵蓋範圍:涵蓋23種最常見的肺炎鏈球菌血清型。
    • 適用人群:主要用於65歲及以上的成年人,或患有特定慢性病或免疫抑制狀況的2歲及以上人群。
  2. 肺炎鏈球菌結合疫苗(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 PCV13 和 PCV15、PCV20)
    • 名稱:Prevnar 13、Prevnar 15、Prevnar 20
    • 涵蓋範圍:PCV13涵蓋13種血清型,PCV15和PCV20涵蓋更多。
    • 適用人群:主要用於嬰幼兒、老年人和具有高風險的成年人。特定情況下,也可以在其他年齡段使用以提高保護效果。
疫苗機制

這些疫苗通過刺激免疫系統來產生針對肺炎鏈球菌的抗體,從而提供保護。疫苗中的抗原成分來自於肺炎鏈球菌的多糖或其結合物,這些抗原能夠激發免疫反應,但不會引起疾病。

接種建議
  1. 嬰幼兒:接種PCV13是標準的兒童免疫計劃的一部分,通常在2、4、6個月齡和12-15個月齡時接種。
  2. 65歲及以上的成年人:建議接種PCV13或PCV20,隨後接種PPSV23。
  3. 2歲及以上有高風險狀況的個人:如有慢性疾病、免疫抑制狀況或某些特定的醫療條件(如心臟病、肺病、糖尿病等),可能需要接種這些疫苗。
疫苗效益

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顯著降低因肺炎鏈球菌引起的嚴重疾病的風險,包括:

  • 減少肺炎和其他嚴重感染的發病率。
  • 降低住院和死亡率,特別是在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
  • 減少抗生素耐藥性的發展,因為預防感染可以減少抗生素的使用。
副作用
  • 常見副作用: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硬結,輕微發燒或疲倦。
  • 少見副作用:嚴重的過敏反應(如喉嚨腫脹、呼吸困難),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總結

肺炎鏈球菌疫苗是預防由肺炎鏈球菌引起的各種嚴重疾病的重要工具。通過接種這些疫苗,可以保護自己和家人免受這些潛在的致命感染。

季節性流行性感冒(流感)與肺炎球菌感染有甚麼關係?

流感會使人更容易患上細菌性社區感染肺炎。繼發性細菌性肺炎是導致流感患者發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肺炎球菌疫苗可與季節性流感疫苗一同接種嗎?

可以。二十三價肺炎球菌多醣疫苗及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可與季節性流感疫苗一同接種,但應使用不同針筒及在不同部位接種。

 

參考資料: 衛生署防護中心

本文章內容由 ShakeMed 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不代表ShakeMed 立場,ShakeMed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蛇針】什麼人適合接種帶狀疱疹疫苗(蛇針)? 蛇針接種需知

Posted on Categories:全部, 醫健百科, 預防疫苗
帶狀疱疹疫苗(蛇針)

【蛇針】什麼人適合接種帶狀疱疹疫苗(蛇針)? 蛇針接種需知

帶狀疱疹疫苗(蛇針)是什麼?

帶狀疱疹疫苗是一種用來預防帶狀疱疹(也稱為蛇纏瘡)的疫苗。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ZV)引起的疾病,這種病毒在感染水痘後會潛伏在人體內,並在免疫系統減弱時重新活化,導致帶狀疱疹的發生。

目前市面上有兩種主要的帶狀疱疹疫苗:

  1. Shingrix (重組帶狀疱疹疫苗)
    • 成分:這是一種無活性病毒疫苗,由重組的VZV糖蛋白E和佐劑組成。
    • 接種對象:建議5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接種。
    • 效果:Shingrix在預防帶狀疱疹和相關的神經痛(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方面非常有效,預防效力在90%以上。
    • 接種方案:通常需要接種兩劑,間隔2至6個月。
  2. Zostavax (減毒活帶狀疱疹疫苗)
    • 成分:這是一種減毒活病毒疫苗。
    • 接種對象:建議6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接種。
    • 效果:Zostavax可以減少帶狀疱疹的風險,但效果不如Shingrix顯著,預防效力約為50-70%。
    • 接種方案:只需接種一劑。
優點與風險
  • 優點: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可以顯著降低患病風險,減少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發生率,提升生活質量。
  • 風險和副作用:一般來說,這些疫苗的副作用較輕微,可能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疲倦、肌肉疼痛和發熱等症狀。

 

帶狀疱疹疫苗主要適合以下人群接種:
  1. 5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這是主要的接種對象,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帶狀疱疹的發病率和併發症的風險都會增加。
  2. 曾經感染過水痘的人:因為帶狀疱疹是由潛伏在體內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ZV)重新激活引起的,因此曾經感染過水痘的人更容易患帶狀疱疹。
  3. 免疫力較低的人:包括那些患有慢性病或正在接受可能抑制免疫系統治療的人,例如癌症患者、器官移植受者和某些自體免疫疾病患者。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以下情況下應避免接種或先諮詢醫生:

  • 對疫苗成分過敏:包括對明確過敏反應的患者。
  • 妊娠期女性:建議避免在懷孕期間接種。
  • 免疫系統極度低下的患者:某些類型的免疫抑制治療或免疫缺陷病人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評估。

接種疫苗前最好與醫生討論,以確保疫苗適合您的健康狀況和需求。

 

接種帶狀疱疹疫苗需要注意事項

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前後需要注意以下事項,以確保接種安全有效:

接種前注意事項
  1. 諮詢醫生
    • 確認您是否適合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尤其是如果您有慢性疾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或其他健康問題。
    • 如果您曾經對疫苗成分或其他疫苗有過敏反應,務必告知醫生。
  2. 了解疫苗類型
    • 確認接種的是Shingrix還是Zostavax,因為兩者的接種方案和適用人群略有不同。
  3. 避免接種時機
    • 如果您正在發燒或患有急性疾病,應暫緩接種,等病情穩定後再接種。
    • 女性在懷孕期間不應接種,並應在接種後至少三個月內避免懷孕。
接種時注意事項
  1. 注射部位
    • 帶狀疱疹疫苗通常接種在上臂的三角肌處。
  2. 了解副作用
    • 接種時醫護人員應告知可能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疲倦、頭痛、發熱等。
接種後注意事項
  1. 觀察反應
    • 接種後應在現場觀察至少15分鐘,以確保沒有即時的過敏反應。
    • 如果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心跳加速、面部或喉嚨腫脹等,應立即就醫。
  2. 注意休息
    • 接種後可能會感到疲倦或不適,建議適當休息,保持身體充足的水分攝取。
  3. 接種Shingrix第二劑
    • 如果接種的是Shingrix疫苗,需記住在接種第一劑後2至6個月內接種第二劑,以確保最佳保護效果。
  4. 避免劇烈運動
    • 接種後24小時內應避免劇烈運動,以減少副作用的發生。
特殊情況
  1. 免疫系統低下的人群
    • 減毒活疫苗(如Zostavax)不建議給免疫系統極度低下的人群接種,應選擇重組疫苗(如Shingrix)。
  2. 過敏反應史
    • 如果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接種前應提前告知醫生,以便做好必要的防範措施。
總結

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是一個預防帶狀疱疹及其併發症的重要步驟。通過與醫生充分溝通,了解疫苗相關信息,並遵循接種前後的注意事項,可以確保接種過程安全有效。

 

帶狀皰疹疫苗(蛇針)比較

帶狀皰疹疫苗(蛇針)比較

  Shingrix(第二代) Zostavax(第一代)
藥廠 葛蘭素史克(GSK) 默沙東(MSD)
疫苗類型 基因重組疫苗 活性減毒疫苗
對象 18歲以上高危人士/

50歲或以上人士

50歲或以上/

曾經生蛇/

擔心生蛇之人士

疫苗認證 美國FDA及歐盟EMA 美國FDA、歐盟EMA

及香港衛生署

接種劑量 2劑

(相隔2-6個月)

1劑
疫苗保護率 50歲以上96.6%

60歲以上97.4%

70歲以上91.3%

80歲以上91.4%

50歲以上69.8%

60歲以上64%

70歲以上41%

80歲以上18%

後遺神經痛

保護效能

≥50歲:100%

≥70歲:89%

≥60歲:66%

≥70歲:67%

預防生蛇

併發症

≥50歲:93.7%

≥70歲:88.8%

沒有相關數據
蛇針有效期 7年 5年
蛇針副作用 接種部位腫痛及發紅、頭痛、

肌肉痛、疲勞、發熱/發冷等

注射後可能會出現

輕微針口疼痛、紅腫

 

本文章內容由 ShakeMed 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不代表ShakeMed 立場,ShakeMed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生蛇】一文看清帶狀疱疹(生蛇)原因及症狀| 第一代與第二代帶狀疱疹疫苗(蛇針)的比較

Posted on Categories:全部, 醫健百科, 醫療新知, 預防疫苗
帶狀疱疹(生蛇)

【生蛇】一文看清帶狀疱疹(生蛇)原因及症狀| 第一代與第二代帶狀疱疹疫苗(蛇針)的比較

帶狀疱疹,俗稱“生蛇”,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感染。這種病毒在初次感染時會引起水痘,然後潛伏在神經節中,可能在後來的生活中被重新激活,導致帶狀疱疹。

帶狀疱疹(生蛇)原因
  1. 病毒再激活:帶狀疱疹是由潛伏在神經節中的VZV病毒再激活引起的。這通常發生在免疫系統功能減弱時,如老年人、免疫抑制患者或因疾病或藥物治療導致免疫力下降的人。
  2. 壓力和身體疲勞:過度的壓力和身體疲勞也被認為是觸發病毒再激活的因素之一。
  3. 其他因素:如癌症治療、HIV感染、器官移植或其他原因導致的免疫抑制狀況。
帶狀疱疹(生蛇)症狀

帶狀疱疹的症狀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1. 前驅期症狀
    • 疼痛和異常感覺:在疱疹出現前幾天,患者可能會在某一皮膚區域感到刺痛、灼痛或麻木。這些感覺通常沿著一個神經節分布。
    • 發燒和頭痛: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輕微的發燒、頭痛或全身不適。
  2. 疹子期
    • 紅疹和水泡:疼痛部位的皮膚會出現紅色丘疹,隨後發展成水泡。這些水泡通常成簇出現,沿著一個神經分布,常見於身體一側。
    • 水泡破裂和結痂:水泡會在數天內破裂,形成潰瘍,然後結痂。
  3. 愈合期
    • 結痂和恢復:水泡結痂後,最終會癒合,通常不留下疤痕,但可能會留下色素沉著。
    • 後遺神經痛:一些患者在皮膚癒合後會經歷長期的疼痛,稱為帶狀疱疹後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這種疼痛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預防和治療
  1. 疫苗接種: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如Shingrix)可以顯著降低帶狀疱疹和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風險。
  2. 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Acyclovir)、伐昔洛韋(Valacyclovir)和泛昔洛韋(Famciclovir),在症狀出現的早期使用,能縮短病程,減輕症狀和降低併發症風險。
  3. 疼痛管理:包括非甾體抗炎藥(NSAIDs)、阿片類藥物、抗癲癇藥物(如加巴噴丁)或抗抑鬱藥物(如三環抗抑鬱藥)等,用於緩解急性疼痛和帶狀疱疹後神經痛。

了解帶狀疱疹的原因和症狀,有助於及早識別和治療,減少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帶狀疱疹必定是出過水痘後才會激發?

是的,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這種病毒在初次感染時會導致水痘。當水痘痊癒後,VZV病毒並不會完全被清除,而是會潛伏在人體的神經節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某些情況下(如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壓力、疲勞等),這些潛伏的病毒可以被重新激活,從而引起帶狀疱疹。

具體機制
  1. 初次感染:人們在首次感染VZV時會出現水痘,這通常發生在兒童期。
  2. 潛伏期:水痘痊癒後,VZV病毒會潛伏在體內的神經系統中,特別是脊髓的後根神經節。
  3. 再激活:當某些條件(如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年老、壓力等)導致免疫力減弱時,潛伏的VZV病毒可以重新激活,沿著神經傳播到皮膚,導致帶狀疱疹。
重要事實
  • 無水痘史的風險:如果一個人從未感染過VZV,也就是從未得過水痘,那麼他/她不會患上帶狀疱疹。但這樣的人仍然可能通過直接接觸帶狀疱疹的水泡液體而感染VZV,導致初次感染(即水痘)。
  • 疫苗影響:接種水痘疫苗的人在免疫系統被激活後,可以防止初次感染VZV。因此,這些人理論上也可以防止日後帶狀疱疹的發生,但疫苗並非百分之百有效。
預防
  1. 水痘疫苗:接種水痘疫苗可以減少初次感染VZV的風險,從而減少未來患帶狀疱疹的可能性。
  2. 帶狀疱疹疫苗:對於已感染過VZV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如Shingrix)可以顯著降低帶狀疱疹和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風險。

總之,帶狀疱疹的發生必須以曾經感染過VZV(即出過水痘)為前提。了解這一點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和預防這種疾病。

帶狀疱疹預防針可預防水痘嗎?

帶狀疱疹預防針主要是用來預防帶狀疱疹及其併發症(如帶狀疱疹後神經痛),並不是用來預防水痘的。水痘和帶狀疱疹雖然是由同一種病毒(VZV)引起,但預防這兩種疾病需要不同的疫苗。

主要疫苗區別
  1. 水痘疫苗:
    • 目標:預防初次感染水痘病毒,從而防止患上水痘。
    • 適用人群:主要給未曾感染過VZV的兒童和成年人接種。
    • 疫苗名稱:常見的水痘疫苗包括Varivax和ProQuad(後者同時預防麻疹、腮腺炎、風疹和水痘)。
  2. 帶狀疱疹疫苗:
    • 目標:預防帶狀疱疹和帶狀疱疹後神經痛。
    • 適用人群:主要針對已感染過VZV的成年人,尤其是50歲及以上的人群。
    • 疫苗名稱:常見的帶狀疱疹疫苗包括Zostavax和Shingrix。Shingrix是目前更為推薦的疫苗,因其在預防帶狀疱疹方面更為有效。
疫苗的作用
  • 水痘疫苗:接種水痘疫苗的人,主要是防止初次感染VZV,從而預防水痘。這些人如果在未來某個時候接觸到VZV,他們的免疫系統已經有了針對該病毒的免疫力,能夠迅速做出反應,防止病毒感染或使感染症狀輕微。
  • 帶狀疱疹疫苗:接種帶狀疱疹疫苗的人,已經感染過VZV(出過水痘),此疫苗能增強免疫系統對潛伏病毒的控制能力,從而降低帶狀疱疹病毒再激活的風險。
總結
  • 帶狀疱疹預防針:不能預防水痘,主要是用來預防帶狀疱疹及其併發症。
  • 水痘疫苗:是用來預防初次感染VZV(即水痘),並且接種後可以間接降低未來發生帶狀疱疹的風險。

接種相應的疫苗可以有效預防這兩種疾病,並減少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帶狀皰疹疫苗(蛇針)比較
帶狀皰疹疫苗(蛇針)比較
  Shingrix(第二代) Zostavax(第一代)
藥廠 葛蘭素史克(GSK) 默沙東(MSD)
疫苗類型 基因重組疫苗 活性減毒疫苗
對象 18歲以上高危人士/

50歲或以上人士

50歲或以上/

曾經生蛇/

擔心生蛇之人士

疫苗認證 美國FDA及歐盟EMA 美國FDA、歐盟EMA

及香港衛生署

接種劑量 2劑

(相隔2-6個月)

1劑
疫苗保護率 50歲以上96.6%

60歲以上97.4%

70歲以上91.3%

80歲以上91.4%

50歲以上69.8%

60歲以上64%

70歲以上41%

80歲以上18%

後遺神經痛

保護效能

≥50歲:100%

≥70歲:89%

≥60歲:66%

≥70歲:67%

預防生蛇

併發症

≥50歲:93.7%

≥70歲:88.8%

沒有相關數據
蛇針有效期 7年 5年
蛇針副作用 接種部位腫痛及發紅、頭痛、

肌肉痛、疲勞、發熱/發冷等

注射後可能會出現

輕微針口疼痛、紅腫

 

本文章內容由 ShakeMed 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不代表ShakeMed 立場,ShakeMed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HPV】一文看清HPV病毒的種類、傳播途徑及預防方法 | HPV病毒可引致多種癌症 | 同性戀同樣需要接種HPV疫苗

Posted on Categories:全部, 癌症專區, 醫健百科, 醫學專區, 醫療新知, 預防疫苗
一文看清HPV病毒的種類、傳播途徑及預防方法 | HPV病毒可引致多種癌症 | 同性戀同樣需要接種HPV疫苗

【HPV】一文看清HPV病毒的種類、傳播途徑及預防方法 | HPV病毒可引致多種癌症 | 同性戀同樣需要接種HPV疫苗

HPV病毒有多少種

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種引起各種皮膚和黏膜病變的病毒,已知有超過100種不同的HPV型別。這些HPV型別可以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兩大類。

  1. 高危型HPV:
    • 高危型HPV主要與癌症相關,包括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肛門癌、口腔和咽喉癌等。常見的高危型HPV包括HPV 16、HPV 18、HPV 31、HPV 33、HPV 45等。
  2. 低危型HPV:
    • 低危型HPV引起的病變通常是良性的,包括尋常疣(普通疣)、生殖器疣(尖銳濕疣)、扁平疣和植物狀疣等。常見的低危型HPV包括HPV 6和HPV 11。

不同的HPV型別會引起不同類型的病變,並且具有不同的致癌風險。HPV感染是性傳播最常見的病毒性感染之一,但也可透過其他途徑(如皮膚接觸)傳播。及時的預防措施,如HPV疫苗接種和定期篩查,對於預防HPV相關疾病至關重要。

 

HPV病毒可引致什麼疾病

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和病變,其中一些可能是良性的,而另一些則可能是癌症前病變或癌症。以下是HPV感染可能引起的主要疾病:

  1. 生殖器疣(尖銳濕疣):
    • 由HPV 6和HPV 11引起的常見性傳播疣病,主要出現在生殖器和肛門周圍。
  2. 宮頸癌:
    • HPV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尤其是高危型HPV,如HPV 16和HPV 18。宮頸癌前病變(CIN)是宮頸癌的前兆。
  3. 其他生殖器癌症:
    • HPV感染也與陰道癌、外陰癌、肛門癌、陰莖癌等相關。
  4. 口腔和咽喉癌:
    • 特定的高危型HPV(如HPV 16)也與口腔和咽喉癌有關。
  5. 尋常疣(普通疣):
    • 由低危型HPV引起的皮膚疣病,常見於手部、足底、指甲周圍等部位。
  6. 扁平疣:
    • 由HPV感染引起的扁平形皮膚病變,常見於手背、臉部等。
  7. 植物狀疣:
    • 由HPV感染引起的類似植物的皮膚病變,常見於手部和足底。
  8. 呼吸道乳頭狀瘤病:
    • HPV感染可引起呼吸道內出現疣樣生長,尤其是在喉部。

HPV的不同型別可能引起不同的病變,其中一些可由免疫系統清除而無需治療,但一些病變可能需要治療或定期追蹤以預防癌變。定期接受醫療檢查和預防措施,如HPV疫苗接種,可以有效降低HPV相關疾病的風險。

 

HPV病毒的傳播途徑

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主要透過接觸傳播,特別是皮膚或黏膜直接接觸感染者的某些部位。以下是HPV病毒常見的傳播途徑:

  1. 性接觸:
    • 最常見的HPV傳播方式是性接觸,包括陰道、肛門和口腔性行為。性接觸可以是陰道、肛門或口腔與感染者相關部位的直接接觸,包括生殖器疣和其他受感染的皮膚或黏膜區域。
  2. 皮膚接觸:
    • HPV病毒可以通過皮膚接觸傳播,特別是與受感染皮膚直接接觸的情況下。這可能發生在分享個人用品(如毛巾、剃刀)、握手或其他皮膚接觸的情況下。
  3. 垂直傳播:
    • 垂直傳播是指從感染的母親到嬰兒的HPV傳播。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分娩過程中,導致新生兒口腔、喉部或生殖器感染。
  4. 間接接觸:
    • 雖然較少見,但HPV病毒也可能通過間接接觸途徑傳播,例如在公共場所的共用物品上的病毒存在,然後被接觸到,例如椅子、浴缸等。
  5. 性行為外的黏膜接觸:
    • 除了傳統的性行為外,性行為外的黏膜接觸,如口交、肛交等也可能導致HPV感染。

HPV病毒的傳播是相當常見的,尤其是在性活躍人群中。定期進行醫療檢查、使用避孕套以及接受HPV疫苗接種等措施都有助於預防HPV感染的傳播和相關疾病的發生。

HPV疫苗可預防多少種HPV病毒及疾病

HPV疫苗可以預防多種HPV病毒和相關的疾病。目前可用的HPV疫苗主要包括二價疫苗、四價疫苗和九價疫苗,它們可以預防不同範圍內的HPV病毒型別和相關疾病。

  1. 二價疫苗(Cervarix):
    • 可預防HPV 16和HPV 18型,這兩種型別是主要的高危型HPV,與宮頸癌的發生密切相關。
  2. 四價疫苗(Gardasil):
    • 可預防HPV 6、11、16和18型,包括尖銳濕疣(生殖器疣)和與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以及部分口腔和咽喉癌相關的高危型HPV。
  3. 九價疫苗(Gardasil 9):
    • 可預防HPV 6、11、16、18、31、33、45、52和58型,涵蓋了更廣泛的高危型HPV,包括導致宮頸癌和其他生殖器癌症的主要致病型別。

 

HPV疫苗的接種可以有效預防感染這些HPV型別,從而降低相應疾病(如生殖器疣、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等)的發生率。疫苗最好在性活躍之前或開始性活躍後早期接種,以獲得最佳的保護效果。此外,定期接受醫療檢查和篩查也是預防HPV相關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同性戀需要接種HPV疫苗嗎

接種HPV疫苗對於同性戀者是重要且建議的,因為同性性行為也是HPV感染的主要途徑之一。以下是一些關於同性戀者接種HPV疫苗的重要考慮:

  1. 性行為風險:
    • 同性戀者之間的性行為,包括男男性行為或女女性行為,仍然可能導致皮膚和黏膜之間的直接接觸,進而傳播HPV病毒。
  2. HPV感染率:
    • 研究顯示,男男性行為者和女女性行為者相較於異性戀者,更容易感染HPV病毒,尤其是與口腔和肛門HPV感染相關的風險較高。
  3. HPV相關疾病風險:
    • HPV感染可能導致生殖器疣(尖銳濕疣)、宮頸癌、肛門癌、口腔和咽喉癌等疾病,同性戀者同樣面臨這些風險。
  4. 疫苗保護效果:
    • HPV疫苗(如四價疫苗或九價疫苗)可以預防多種HPV型別,包括導致生殖器疣和相關癌症的高危型HPV。接種疫苗可以降低感染的風險,提供保護。

因此,對於同性戀者來說,接種HPV疫苗是一種有效的預防措施,有助於減少HPV相關疾病的發生率。建議同性戀者在醫生的建議下,根據年齡和個人風險因素考慮接種HPV疫苗。最佳的接種時機是在性活躍開始前或早期,但即使已有性活躍歷史,接種疫苗仍然可以提供保護和益處。

 

女女性行為者為什麼HPV感染率相對較高呢?

女女性行為者的HPV感染率相對較高主要是由於性行為特徵和風險行為,以及相關的生理和生物學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女女性行為者HPV感染率較高的原因:

  1. 性行為特徵:
    • 女女性行為者通常進行口腔性行為和/或皮膚間摩擦性行為,這些行為可以促進HPV的傳播,尤其是口腔HPV感染和肛門HPV感染的風險較高。
  2. 多個性伴侶:
    • 一些研究顯示,女女性行為者相對於異性戀女性更容易有多個性伴侶,這增加了感染HPV的機會,尤其是涉及口腔和肛門的性行為。
  3. 少使用避孕套:
    • 在女女性行為中,使用避孕套的比例相對較低,因為性行為不會導致懷孕的風險,這也增加了HPV感染的風險。
  4. 生理和生物學因素:
    • 某些研究認為,女女性行為者可能在黏膜免疫和防禦方面存在一些差異,使其對HPV感染的抵抗力較弱。
  5. 缺乏定期篩查:
    • 由於女女性行為者可能對性傳播感染的風險意識較低,或因為避免醫療檢查而缺乏定期篩查,這也可能導致HPV感染率較高。

總的來說,女女性行為者的HPV感染率相對較高是一個綜合性的結果,涉及性行為的方式、個人風險行為、生理免疫等因素。為了降低HPV感染和相關疾病的風險,女女性行為者應該加強健康教育、定期接受醫療檢查和篩查,並考慮接種HPV疫苗以提供保護。

 

男男性行為者為什麼HPV感染率相對較高呢?

男男性行為者的HPV感染率相對較高主要是由於性行為模式和特定風險因素導致的。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男男性行為者HPV感染率較高的原因:

  1. 性行為模式:
    • 男男性行為者通常從事肛交和口交等性行為,這些行為可促進HPV的傳播,尤其是肛門HPV感染的風險較高。肛門黏膜相對於陰道黏膜更容易受到破壞,使得HPV更容易進入。
  2. 多個性伴侶:
    • 男男性行為者相對於其他人群可能有較高的多個性伴侶數量,這增加了感染HPV的機會。
  3. 少使用避孕套:
    • 在男男性行為中,使用避孕套的比例可能較低,尤其是在口交和肛交中。這增加了HPV感染的風險。
  4. 性行為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聯繫:
    • 男男性行為者中,HIV感染率相對較高,而HIV感染者的免疫系統可能較弱,增加了感染HPV的風險。
  5. 缺乏定期篩查和疫苗接種:
    • 由於男男性行為者可能對性傳播感染的風險意識較低,或因為避免醫療檢查而缺乏定期篩查和疫苗接種,這也可能導致HPV感染率較高。

總的來說,男男性行為者的HPV感染率相對較高是由於特定的性行為模式、多個性伴侶、不安全性行為以及其他行為和生理因素的結合。為了降低HPV感染和相關疾病的風險,男男性行為者應該加強健康教育、定期接受醫療檢查和篩查,並考慮接種HPV疫苗以提供保護。

 

接種了HPV疫苗後是否便一勞永逸?

接種了HPV疫苗可以提供有效的保護,但並非一勞永逸,仍需注意以下幾點:

  1. 預防範圍有限:
    • HPV疫苗可以預防特定型別的HPV感染,如四價疫苗可預防HPV 6、11、16、18型,九價疫苗可預防更多型別。然而,疫苗無法預防所有的HPV型別,因此仍有一定的感染風險。
  2. 接種時機重要:
    • 疫苗接種最佳時機是在性行為開始之前或初次性行為後,以獲得最佳的保護效果。如果已經暴露於HPV,疫苗對已感染的型別可能無效。
  3. 定期篩查和檢查仍重要:
    • 即使接種了HPV疫苗,仍建議定期接受宮頸抹片檢查等篩查,以及定期健康檢查。這有助於早期發現和治療任何HPV相關疾病的徵兆。
  4. 疫苗保護持續時間:
    • 疫苗提供的保護持續時間可能有限,通常需要定期接種或接受加強劑量以維持保護效果。根據疫苗型別和個人情況,可能需要接種多劑疫苗以確保持續的保護。

總之,接種HPV疫苗是預防HPV感染和相關疾病的重要措施,但不是絕對的一勞永逸。疫苗應與定期的健康檢查和篩查相結合,並遵循醫療專家的建議和指導,以最大程度地降低HPV相關疾病的風險。

本文章內容由 ShakeMed 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不代表ShakeMed 立場,ShakeMed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女性健康】6大常見的盆腔疾病 | 子宮肌瘤、子宮頸癌的主要成因與治療

Posted on Categories:全部, 兩性私密診室, 女性健康, 身體檢查, 醫健百科, 醫學專區, 醫療新知, 預防疫苗

【女性健康】6大常見的盆腔疾病 | 子宮肌瘤、子宮頸癌的主要成因與治療

 

6大常見的盆腔疾病

盆腔疾病是指影響盆腔器官或結構的各種健康問題。這些疾病可以涉及多個器官系統,包括生殖系統、泌尿系統、腸道系統和其他周圍結構。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盆腔疾病:

  1. 盆腔炎症性疾病(PID): 盆腔炎症性疾病是一組影響女性生殖器官的感染性疾病,通常起因於細菌性感染,例如性傳播感染(如淋病或衣原體感染)或非性傳播感染。PID 可能導致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卵巢炎等症狀。
  2.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女性盆腔疾病,是由子宮壁的肌肉組織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它們可能引起月經周期不規則、盆腔疼痛、盆腔壓迫感和性交痛等症狀。
  3. 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影響女性生殖系統的慢性疾病,其特徵是子宮內膜組織在子宮以外的區域生長。這可能導致盆腔疼痛、月經不規則、性交痛等問題。
  4. 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是一種癌症,起源於子宮頸組織,通常與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有關。它可能導致異常陰道出血、盆腔疼痛、性交痛等症狀。
  5. 卵巢囊腫: 卵巢囊腫是卵巢上的囊狀結構,可能是功能性的(與月經週期有關)或是病理性的(例如,懸浮囊腫或内膜囊腫)。大多數卵巢囊腫是良性的,但有時可能會引起盆腔疼痛或其他不適。
  6. 盆腔疼痛綜合症: 盆腔疼痛綜合症是一個症狀綜合徵,其特徵是持續性或復發性的盆腔疼痛,但在醫學檢查下找不到明確的病因。這可能與多種因素,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粘連性小腸結腸炎等有關。

盆腔疾病可能對女性健康和生活質量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在出現任何相關症狀時,應尋求醫療建議和治療。

 

常見的盆腔疾病1 –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的成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以下因素可能與其形成有關:

  1. 荷爾蒙水平: 雌激素和孕激素對子宮肌瘤的生長可能起著重要作用。這是因為子宮肌瘤通常在生育年齡的女性中更常見,並且在妊娠期間和絕經後肌瘤的生長速度可能減緩。
  2. 遺傳因素: 子宮肌瘤在某些家族中可能更為常見,暗示了遺傳因素可能對其形成有一定影響。有些研究表明,具有子宮肌瘤的家族成員可能更有可能患有此疾病。
  3. 生殖因素: 子宮肌瘤與生育、懷孕和生育年齡之間的關聯性顯示,激素水平和子宮的生理變化可能與其形成有關。未曾懷孕的女性似乎比曾經懷孕過的女性更容易患上子宮肌瘤。
  4. 其他因素: 一些研究指出,肥胖、高血壓、飲食習慣以及特定的化學物質暴露等因素可能與子宮肌瘤的形成有關,但這些因素的作用仍然有待進一步研究和確認。

總的來說,子宮肌瘤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更多的研究仍然需要進行,以更好地了解子宮肌瘤的成因和發展,從而開發更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此外,大多數子宮肌瘤都是良性的,並不會轉變為癌症。但是,極少數的子宮肌瘤可能會發展成為癌症,這稱為「惡性變化」。這種情況非常罕見,約佔所有子宮肌瘤的1%或更少。癌症轉變的風險因子可能包括肌瘤的大小、位置和組織特徵。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子宮肌瘤通常是良性的,並且不會引發癌症。但是,有些子宮肌瘤可能會增大,導致疼痛、不規則出血和其他症狀,需要治療。因此,如果患有子宮肌瘤,應定期接受醫生的追蹤和評估,以確保監測任何潛在的變化。

常見的盆腔疾病2 – 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的主要成因是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HPV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播病毒,它可以通過皮膚接觸或性接觸傳播。大多數HPV感染是暫時性的,並且可能不會引起任何症狀,而在某些情況下,HPV感染可能會持續多年。

子宮頸癌通常發生在HPV感染引起細胞變異的情況下。當某些類型的HPV感染持續存在時,它可能導致子宮頸細胞的異常增生,最終可能發展為癌前病變,並最終成為子宮頸癌。除了HPV感染外,還有其他因素可能增加子宮頸癌的風險,包括:

  • 吸煙: 吸煙與子宮頸癌之間存在關聯,吸煙可能會增加子宮頸癌的風險。
  • 免疫系統狀況: 免疫系統的衰弱可能會增加HPV感染持續時間,進而增加子宮頸癌的風險。免疫系統受到損害的人(例如,接受器官移植後的免疫抑制治療的人)的子宮頸癌風險較高。
  • 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 不良的生活方式因素,如營養不良、缺乏運動、高風險的性行為、多個性伴侶、早期性行為開始等,都可能增加子宮頸癌的風險。
  • 家族史: 有家族史的人可能會有較高的子宮頸癌風險,儘管HPV感染仍然是最主要的風險因素。

子宮頸癌的發生可能是多種因素的結果,但HPV感染是最主要和最可預防的因素之一。因此,接種HPV疫苗和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是預防子宮頸癌的重要措施。

如何預防盆腔疾病?

預防盆腔疾病的方法包括:

  1. 規律性的盆腔檢查:定期接受盆腔檢查可以幫助早期發現潛在的問題,及時治療。
  2.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保持外部生殖器乾淨,避免感染的機會。
  3. 避免性行為中的高風險行為:使用安全措施,如安全套,以減少性傳播感染的風險。
  4. 避免過度清潔:過度清潔可能破壞陰道內部的微生物平衡,增加感染風險。
  5. 穿著透氣舒適的衣物:避免穿著過緊或合成材質的衣物,以免潮濕和過熱導致感染。
  6. 接種HPV疫苗和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

 

總的來說,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盆腔檢查和避免高風險行為是預防盆腔疾病的重要方法。

 

本文章內容由 ShakeMed 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不代表ShakeMed 立場,ShakeMed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女性健康】一文看清9大避孕方法 | 享受性愛的同時也要懂得保護自己

Posted on Categories:全部, 兩性私密診室, 女性健康, 身體檢查, 醫健百科, 醫學專區, 醫療新知, 預防疫苗

【女性健康】一文看清9大避孕方法 | 享受性愛的同時也要懂得保護自己

 

避孕症的重要性

避孕對個人、社會和全球健康都非常重要,這是因為:

  1. 避孕可以防止不想要的懷孕: 避孕可以幫助人們控制生育,避免在不合適的時間懷孕,從而減少了因未計劃懷孕而引起的壓力和負面影響。
  2. 保護女性健康: 避孕可以幫助女性避免孕期和分娩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和併發症,例如孕期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產後抑鬱等。
  3. 改善經濟狀況: 通過控制生育,家庭可以更好地規劃財務和資源,提高家庭的經濟穩定性,從而改善生活品質。
  4. 減少墮胎: 避孕可以減少因不想要的懷孕而進行的墮胎,從而減少了對女性身體和心理健康的風險。
  5. 防止性傳播感染: 使用避孕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性傳播感染(STIs)的傳播,從而保護性健康。
  6. 保護家庭和社會穩定: 適當的生育控制有助於保持家庭和社會的穩定,減少了由於過度出生率而導致的資源短缺、社會不公和人口增長對環境的壓力。

總的來說,避孕不僅可以幫助個人和夫妻控制生育,還可以保護女性健康、改善經濟狀況、減少墮胎和性傳播感染,從而對個人、社會和全球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

 

9大避孕方法

有許多不同的避孕方法可供選擇,包括:

  1. 口服避孕藥: 口服避孕藥是一種含有合成激素的藥物,通常每天定期服用,以抑制排卵和防止受精卵著床。這是一種可逆的避孕方法,通常需要處方才能獲得。
  2. 避孕針: 避孕針是一種注射避孕藥物的方法,通常每個月或每三個月注射一次,以提供長期避孕保護。這種方法的主要成分通常是合成激素。
  3. 避孕貼片: 避孕貼片是一種含有合成激素的膠布,貼在皮膚上,每周更換一次。它們的工作方式類似於口服避孕藥,通常需要處方。
  4. 避孕環: 避孕環是一種T形器械,插入女性的子宮內,以提供長期避孕保護。它們可以是含有合成激素的(稱為激素避孕環)或不含激素的(稱為銅避孕環)。
  5. 子宮環: 子宮環是一種T形銅製器械,插入女性的子宮內,通過釋放銅離子來防止受精卵著床。它們是一種非激素的長效避孕方法。
  6. 男性避孕套: 男性避孕套是一種薄膜或橡膠套子,套在男性的生殖器上,以收集精液並防止精子進入女性的生殖道。這是一種廣泛使用且有效的避孕方法,同時還可以防止性傳播感染。
  7. 女性避孕套: 女性避孕套是一種塑料或聚乙烯套子,套在女性的陰道內,以防止精子進入子宮。這是一種可逆的避孕方法,同時還可以防止性傳播感染。
  8. 口服避孕藥片: 口服避孕藥片是一種立即服用的口服避孕方法,其成分包含短效孕激素和黃體激素,可有效地預防懷孕。
  9. 避孕海綿: 避孕海綿是一種含有殺精子劑的海綿,女性在性行為前放置在陰道內,以防止精子進入子宮。

以上列舉的避孕方法各有優點和限制,應根據個人需求、健康狀況和醫生建議進行選擇。

 

緊急避孕方法, 俗稱”事後藥”是什麼?

“事後藥”是一種緊急避孕方法,也被稱為緊急避孕藥或計劃外避孕藥。這些藥物通常包含合成激素,例如黃體激素或合成孕激素,可以在性行為後的短時間內使用,以防止懷孕的發生。事後藥不是一種常規的避孕方法,而是在未採取正確避孕措施、失敗或意外情況下的緊急措施。

事後藥的兩種主要類型是:

  • 黃體激素避孕藥: 含有合成的黃體激素,如左炔诺孕酮,用於防止排卵、變化子宮黏膜和防止受精卵著床。它通常在性行為後的72小時內或更長時間內使用。
  • 緊急避孕丸(緊急避孕藥): 含有合成孕激素,如左炔诺孕酮和甲炔诺孕酮,可以在性行為後的72小時內使用,也有一種品牌可以在性行為後的120小時內使用。這些藥物通常被認為比黃體激素避孕藥更有效。

 

事前避孕藥 vs 事後避孕藥

事前避孕藥和事後避孕藥是兩種不同的避孕方法,其主要區別在於使用時機和作用方式:

  • 事前避孕藥:
    • 事前避孕藥是一種長期避孕方法,通常每天定期服用,以防止懷孕的發生。這些藥物包含合成孕激素和黃體激素,模擬自然的月經周期,阻止排卵並改變子宮內膜,從而預防受精卵的著床。
    • 事前避孕藥的使用需要提前計劃,並且每天按時服用,以確保其有效性。這是一種常規的避孕方法,適合那些希望長期控制生育的人。
    • 優點: 事前避孕藥除了提供可靠的避孕效果外,還具有其他一些好處,如可以預防月經不規律、經痛、痤瘡等,並且降低了卵巢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 副作用: 儘管大多數女性對避孕藥的副作用較為耐受,但有些人可能會出現乳房不適、頭痛、恶心、情緒波動等副作用。此外,長期使用避孕藥可能與較低的骨質密度、血栓形成風險增加以及乳腺和子宮內膜增生有關。
  • 事後避孕藥(緊急避孕藥):
    • 事後避孕藥是一種緊急避孕方法,通常在性行為後的短時間內使用,以防止懷孕的發生。這些藥物通常包含合成孕激素,如黃體激素或合成孕激素,可以防止排卵或改變子宮內膜,從而防止受精卵的著床。
    • 事後避孕藥不是一種常規的避孕方法,而是在意外情況下使用的緊急措施。它們應該在性行為後的72小時內(有時甚至更長時間)盡快使用,以確保最佳的效果。

 

  • 優點: 事後避孕藥在性行為後的緊急情況下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避孕選擇,有助於減少意外懷孕的風險。
  • 副作用: 使用事後避孕藥可能會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恶心、頭痛、乳房不適等。此外,過多使用事後避孕藥可能會對月經週期產生影響,並且不應被視為常規的避孕方法,因為長期使用會增加副作用的風險。

 

避孕藥的種類

孕藥有多種類型,其主要根據藥物組成和使用方式來分類。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避孕藥類型:

  1. 單一相合成孕激素避孕藥(單相避孕藥): 這種避孕藥包含相同劑量的合成孕激素和黃體激素,每個月的劑量都一樣。使用者每天服用一粒藥丸,通常服用21天,然後停藥7天以進行月經。常見的品牌包括Yasmin、Microgynon、Marvelon等。
  2. 三相合成孕激素避孕藥(三相避孕藥): 這種避孕藥包含不同劑量的合成孕激素和黃體激素,模擬自然月經周期的不同階段。使用者每天服用一粒藥丸,通常服用21天,然後停藥7天以進行月經。常見的品牌包括Tri-Cyclen、Ortho Tri-Cyclen等。
  3. 連續使用避孕藥: 這種避孕藥讓使用者每天連續服用藥丸,而不需要每月停藥七天。這可以減少月經期間的月經症狀和失血量,並使月經變得更加預測和容易控制。
  4. 微劑量避孕藥: 這種避孕藥含有比傳統避孕藥更低劑量的孕激素和黃體激素,有助於減少副作用的發生。常見的品牌包括Yaz、Loestrin等。
  5. 窗期避孕藥: 這種避孕藥是一種窗口期避孕藥,使用者每天服用一粒藥丸,但窗口期避孕藥的窗口期不同於其他避孕藥的窗口期,而是使用者自定義的。
  6. 銅含量高的避孕藥: 銅含量高的避孕藥通常是用作緊急避孕的,如事後藥,但也可以作為長期避孕藥使用。這些藥物不含激素,而是釋放銅離子來防止受精卵著床。

在香港,含 左炔諾孕酮 和 含醋酸烏利司他 的緊急避孕丸(事後藥)均屬處方藥物,使用前應徵詢醫生的意見,確保在使用這些避孕丸上不會引起禁忌症。

總的來說,避孕是一個重要的健康議題,應該根據個人的需求和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避孕方法,並且遵循醫生的建議和指導,以確保安全有效地使用避孕方法。

更多關於口服避孕丸的資料

請參考以下連結,以索取更多關於口服避孕丸的訊息:
https://www.fhs.gov.hk/tc_chi/health_info/class_topic/ct_woman_health/wh_fpi.html

本文章內容由 ShakeMed 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不代表ShakeMed 立場,ShakeMed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